从周朝的建立到秦始皇统一六国,这漫长的800年跨度中华信配资,谁也无法预料到,最后走向历史舞台中心的,竟然是那个在开局时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的秦国。
本文将从秦国的发展角度出发,探讨它如何在春秋战国时期实现令人震惊的逆袭。
正如古人所言:“最耀眼的主角,往往有着最不起眼的开始。”
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击败了商纣王,奠定了西周的基础,开启了长达800年的帝国盛世。随着周武王的胜利,他开始按照血缘、功绩与信任的标准分封诸侯,以便更好地治理日益庞大的国家。
展开剩余85%这些封地分配原则十分清晰:与武王关系密切、立下赫赫战功的诸侯,能够得到更多的肥沃土地;而那些关系较远的诸侯则被安排到较为边远的地区。
那么,在这一时期,我们的主角——秦国又在做什么呢?很简单,秦国根本没有参加西周的这场分封盛宴。
史书记载,秦国的最早领袖是秦非子,他是商朝名将飞廉的后代,而飞廉和其父恶来则都是商纣王麾下的勇猛将领。史书记载《史记·秦本纪》中提到:“蜚廉生恶来,恶来有力,蜚廉善走,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。”
然而,恶来在周朝建立时败于周武王,秦国与周朝之间自此形成了敌对关系。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:
首先,作为恶来后代的秦国部落并非周武王的亲信华信配资,反而可以说与周朝有着历史性的对立。
其次,秦国的军事传统有其根源,毕竟它是恶来的后代。如果你对恶来不太熟悉,想象一下三国时期的猛将典韦,曹操曾称其为“古之恶来”。
这一切的结果是,秦国只能以一个部落的身份驻扎在西部边陲,大约位于今日甘肃天水附近,既要为周天子养马,也要抵御西戎的侵袭。
就像一个坚韧不拔的少年,秦人一方面在艰苦的环境中放牧,一方面与西戎战斗,这种困境让秦人逐渐塑造出了勇猛、顽强的特质,这种精神在每一位秦人的血液中流淌,并一代代传承下来。
时间流转到了公元前905年,凭借着秦人养马的辛勤努力,周天子对秦国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。
《史记·秦本纪》中写到:“於是孝王曰:‘昔伯翳为舜主畜,畜多息,故有土,赐姓嬴。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,朕其分土为附庸。’”
此时,秦国被封为附庸国,秦非子得到了封地,但仍然不能算是正式的诸侯国。尽管如此,对年轻的秦国来说,这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。
此时的秦国虽然还没有被正式承认为诸侯国,但至少他们获得了向更高层次进军的资格,站在了周天子提供的讲堂门外,准备聆听更多的历史课程。
而周天子给秦国的任务是:一是养马,二是抵御西戎。养马的工作表现得非常出色,周天子决定让秦国承担更多责任。
西戎是当时西北部的夷狄部族,他们不断袭扰关中地区,周天子愁眉不展。直到周宣王时期,西戎甚至占领了镐京附近的犬丘,这个地方大约位于今咸阳兴平一带。
周宣王大怒,便派遣秦国的首领秦庄公带着7000精兵前去教训西戎。秦庄公深知自己肩负的重要使命,立刻带领军队出征,成功将西戎驱逐出犬丘。周宣王因此大为高兴,重赏秦庄公,并封他为西陲大夫,还将犬丘作为秦国的封地。这一举措让秦国的封地进一步扩大,秦国逐渐走上了更为正轨。
尽管秦国的地位还只是“大夫”,距离诸侯还有一段距离,但至少他们已经得到了参与更大局势的资格,尽管还远未站在舞台中央。
公元前770年,周朝发生了一次重大变故——周平王东迁。周平王认为镐京不再安全,决定将都城迁往洛邑,即今天的洛阳。
这时,秦襄公挺身而出,带领秦军护送周平王安全迁徙,确保了周平王的安全。周平王十分满意,封秦襄公为诸侯,并赐予他岐山以西的土地,标志着秦国正式成为一个诸侯国。尽管这个地位相对较低,但秦国在诸侯国中的身份已经得到了认可。
《史记·秦本纪》中记录道:“襄公以兵送周平王,平王封襄公为诸侯,赐之岐以西之地。”
此时,秦国终于获得了周天子正式的册封,成为了诸侯国。而在周朝,天子的册封具有至高无上的意义,没有天子授权的诸侯国无法参与争霸战争。秦国通过这个身份,成功迈入了争霸天下的舞台。
周天子的封号虽不代表最终的胜者,但却是一个无法忽视的象征,它代表着合法性、代表着一个国家在周天子眼中的地位。
不久后,春秋时期的其他诸侯国也纷纷获得了自己的册封。例如晋国、齐国、鲁国、宋国等,这些国家与周天子有着紧密的关系,地理位置也极为优越,拥有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。
然而,秦国却一直未能与这些国家一样在西周时期获得同样的待遇,甚至在西周的分封过程中始终未能参与。直到秦襄公成为诸侯国后,秦国才逐步显现出它的潜力。
秦国自成为诸侯国以来,便一路努力,不惧艰难地在自己的领土上努力耕耘。尽管其起点较低,但随着几代国君的奋斗,秦国逐渐积累了强大的实力。
在古代的农业社会,国家的强大往往与土地的多少紧密相关。更多的土地意味着更多的粮食、人口、兵力和财富。而秦国正是通过不断努力,逐步扩展自己的疆域,从而增强了国力。
尽管秦国位于陇西山地,粮食供给有限,但它逐渐将目光投向了东部的关中平原。这一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,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区域。
与此同时,秦国的首都也迁到了更具战略意义的雍城(今宝鸡市),进一步巩固了其地位。接下来,秦国不断扩展向东,逐步将关中平原纳入自己的版图。
秦国的扩张过程并非一帆风顺,尤其是在遇到春秋霸主晋国时,秦国面临了巨大的挑战。晋国在春秋时期占据了强势地位,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战略优势,是秦国的重要对手。
晋国的强大不仅体现在其广袤的领土和人口上,还表现为其卓越的军事能力和连绵不断的战斗胜利。在春秋时期,晋国参与的战争多达150场,其中超过60%的胜率让它成为了春秋霸主。
然而,秦国并未被晋国压倒,而是稳步前行,努力突破晋国的封锁,向东扩展自己的疆域。在面对晋国的挑战时,秦国逐步展现了其强大的潜力,并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展现了决不言败的精神。
随着秦国逐渐向东扩展,进入了更具战略意义的河西地区,这一地区的争夺成为了秦晋之间的关键战场。秦国深知,只有占据河西之地,才能确保关中的完整与安全,防止晋国趁机越过黄河,威胁秦国的存在。
接下来的争夺将决定秦国能否真正崛起华信配资,成为春秋战国的主角。
发布于:天津市华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